時間:2019-10-23 來源:國能日新
目前,風電行業的建設步伐逐步加快。去年5月,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拉開了風電競價的帷幕;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推動風電搶裝潮來襲。業內預計,陸上風電搶裝將持續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搶裝將持續到2021年底。在這之后,風電行業將會迎來全新的無補貼平價時代。
從效益上看,現階段風電技術日臻成熟,很難通過風電設備的發電效率來大幅提升風電場的經濟效益,加之新能源補貼的不斷退坡以及“兩個細則”考核越來越嚴格,要想提升經濟效益更是難上加難。而風電設備運行長達20年之久,如何持續保障風電場的發電效率和經濟效益呢?
功率預測至關重要。
預測精度的準確性直接影響風電場的考核分數高低以及業主的經濟效益,同時在電站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也愈加重要。西北新版“兩個細則”發布使該地區的考核變得更加嚴格,這就代表著預測精度要大幅提升才能應對嚴格的考核,而且,全國所有地區都發布了“兩個細則”規范文件,雖然不同地區的規范中對功率預測考核指標要求有所差別,但總體來說,對于功率預測的考核更加細化更加嚴格,這也就對功率預測精度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考核分數降低比例大 業主評價高
2018年底,了解到甘肅某風電場的月平均考核分數高導致罰款嚴重,區域排名較低,為了降低考核分數,業主進行多方比對,最終選擇應用國能日新的“凮鳥”功率預測系統。國能日新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提供了一對一的定制化服務。通過對該風電場的設備資源進行評估,對多源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提出了改造方案,并與業主制定了提升精度和降低考核的目標。
經過幾個月的系統改造后,考核分數顯著下降。調整后第一個月考核分降低35.62%,第二個月降低36.72%,第三個月降低達42.99%;連續四個月考核分數平均降低35%以上,達到了項目之初與業主制定的精度提升和考核分數降低的目標,受到業主對國能日新技術服務團隊以及功率預測系統的高度好評。
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家風電場在應用國能日新“凮鳥”定制化解決方案,在規定的時間內,實現了項目之初制定的降低考核和提升精度的目標。真正幫助客戶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為客戶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價值和應用價值。
硬核技術攻關 大數據顯神力
在幫助風電場業主減少考核的過程中,預測技術的攻關研發永無止境,平價時代的到來,讓國能日新這家新能源大數據服務商更加注重自身技術的提升,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形成了智能大數據預測神經網絡,領跑行業。
大數據模型算法讓預測更精準
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科技手段進行多元化建模,實現了模型與真實的風電場高度匹配,并通過對風電場地形地貌、實測數據、各設備狀態信息及數值天氣預報等多種數據源進行集合預報。一方面從模型上豐富預報結果,減少偏差,另一方面從物理上分區域預測,提升預測精度,最終輸出短期、超短期功率預測精度更準確。
復雜天氣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強
同時,國能日新的功率預測對冰凍期、梅雨季節、大風期等異常天氣時期的預測能力也非常強大,通過差異化的模型處理以及豐富的數據分析能力和經驗,得到更精準的預測數據。在考核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異常天氣的功率預測越精準,對場站的影響也就越小。
預測+現貨交易 收益最大化
電力市場化改革之一就是要逐步推動新能源參與現貨市場,目前的8個現貨試點中,甘肅、山西、山東、蒙西允許新能源參與到現貨交易中來。現貨交易中的日前中長期分解、日前、日內電力申報對預測精度要求非常高,日前、日內預測不當,可能會導致發電權被轉移,出現低價出清,高價買電的現象,最終虧損。以預測為基礎,采用一定的報價、報量交易策略,可以實現電站整體收益最大化。
精準的功率預測與交易相結合,能夠為現貨交易提供有效支撐,隨著電力交易市場化的深入推進以及新能源的大量參與,這種結合方式對風電場整體收益的提升至關重要,國能日新電力交易輔助決策系統可以很好地為客戶提供智能化、精準的報價策略,促進現貨市場交易進程以及新能源消納。
未來,功率預測不僅僅與電力交易相結合,它的身影將隨處可見,在售電市場、儲能、虛擬電廠、綜合能源服務上也會大有可為。國能日新將繼續深挖大數據預測技術,開拓創新,愿與行業同仁一同見證新能源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