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27 來源:國能日新
7月17日,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主辦的哈密可再生能源創新發展研討會順利召開。會議圍繞政策趨勢、電站運營管理、交易模式等幾方面來探討新能源發展的新技術、新應用并對未來發展進行展望。國能日新受邀出席會議并發表主題演講和對話。
在以“大數據智能提升運維質量”為主題的圓桌對話上,國能日新執行總裁周永發表觀點。他表示,一方面,將來參與電力交易,需要高精度的功率預測提升預測精度,增加電站效益;另一方面,發電企業想知道周邊電站的發電水平以及利用率,可接入大數據平臺,實現對標管理等分析。同時,從目前新能源電力交易體系來講,中長期發電量預測非常重要。
國能日新執行總裁周永發表講話
2015年電改9號文中明確建立以中長期交易為主,現貨交易為補充的電力電量平衡市場。而隨著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新能源發電企業將會積極參與到市場交易中來。國能日新產品經理王小芳在會議上分享了“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新能源交易智慧決策”的主題演講,她指出,電站在交易的過程中,日前交易沒有能動性、日內交易推薦長度不夠、電價申報無依據、人工統計對標效率低下等交易痛點影響了電站的收益。目前新能源電站棄風棄光現象雖有所好轉,但仍是影響新能源消納的關鍵因素,新“兩個細則”考核更加嚴格,也使新能源參與交易的難度增加。
如何解決當前新能源交易痛點,為電站帶來經濟效益?王小芳分享了國能日新的最新解決方案——電力交易輔助決策整體解決方案,包括了跨區現貨和發電量預測。該方案綜合考慮電力交易競標策略與功率偏差考核,以提高電站預測精度和整體收益最大化為目標,尋求最優的申報策略,而且為新能源電站及集團客戶提供日、月、年多維度的電量預測,輔助其進行電力市場交易,安排檢修計劃,制定與運維指導。
王小芳介紹到,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可精準做發電量預測和報價決策,企業掌握市場動態,及時、科學制定市場交易策略,再不用主觀測算,提升了市場競爭優勢;精準的報價決策,精細化成本控制,實現電站現貨收益增加;同時在決策系統中為企業提供收益分析、統計分析、對標管理、報表管理,實現自動化和規范化運營,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使電站管理更加便捷。
智能決策,智慧交易,大數據技術助力新能源電力交易,幫助電站增收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