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28 來源:國能日新
9月26日,中國首屆能源產業扶貧高峰論壇順利開幕,本次論壇的主題為“產業扶貧 共奔小康”,來自各省市發改委、扶貧辦、能源局領導,各大能源企業高管出席并參會,與會嘉賓對能源產業扶貧的意義、現狀、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國能日新助力光伏扶貧,應邀參加中國首屆能源產業扶貧高峰論壇,且國能日新副總經理周永做“光伏扶貧,精準扶貧——如何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主旨發言。
中國首屆能源產業扶貧高峰論壇是由中國改革報《能源發展》周刊主辦,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等為指導單位,旨在推動如何靈活運用當地能源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能源產業扶貧,利用能源項目的長期性、穩定性的特點,實現扶貧開發由“輸血式扶貧”向“精準扶貧”、“造血扶貧”的轉變,有效帶動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增收就業和生活方式的變革。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堅持能源發展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精準實施能源扶貧工程,并將“惠民利民,實現能源共享發展”作為我國“十三五”期間能源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光伏扶貧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評價體系不健全、建設選址不當,忽視運維、監控缺失、數據采集難、廠家設備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因此如何有效解決光伏扶貧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成為光伏扶貧成功的關鍵。
周永指出國能日新憑借敏銳的市場預見力,較早布局光伏扶貧運維市場,持續投入,精益求精,憑借多年專業技術實力與實踐經驗,已得到行業市場的認可與青睞,成為第一批入選《中國能源產業扶貧信得過企業》名單,是中國能源產業扶貧杰出品牌。有效解決光伏扶貧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痛點和難點,并已實施典型成功項目案例如:
(1)湖北紅安縣60MW光伏發電扶貧項目
●實現智能化運維提高發電效率;
●可“監”、可“控”、可“管”;
國能日新通過智能監控、智能運維等手段,降低光伏發電的“間歇性”,減少對電網的沖擊程度,有效提升發電效率,同時降低后期運維工作的難度,助力光伏發電精準扶貧,助力電站增收,同時按照當地氣候條件測算并網后年均發電量約為6000萬度,助力紅安精準扶貧工作。作為清潔綠色能源,本電站的運行可年節約標準煤約2200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5680萬噸,環保效益相當可觀,有效促進了當地節能減排工作。
(2)廣西地面光伏扶貧項目
●有效降低因電網考核而帶來的經濟損失,滿足電網規范及考核標準;
●提出專家診斷/對標分析助力光伏扶貧;
通過扶貧評價體系的建立,在完善對光伏扶貧項目監管的同時,系統化的梳理和展示扶貧效果,形成光伏扶貧項目的閉合管理模式。達到既能為政府管理部門提供監管依據,又能為項目內部管理提供抓手的良性效果,有效降低因電網考核而帶來的經濟損失,滿足電網規范及考核標準。
周永先生最后強調“消除貧困,人人有責”,助力光伏扶貧國能日新責無旁貸,面對光伏扶貧存在的問題,國能日新會不斷攻堅新技術、解決新難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