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9-16 來源:國能日新
9月15-17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會同國家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網信辦、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等七部委,以及新加坡貿工部共同舉辦的“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召開。博覽會集中展示了全球大數據智能產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
國能日新正不斷地探索著大數據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創新應用和智慧能源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博覽會的“區塊鏈&智慧能源技術應用分論壇”上,國能日新范華云發表了“新能源大數據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的主題演講。
目前,智慧能源的發展已成為推動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之一,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新能源大數據在智慧能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不斷提升。范華云表示,新能源大數據通過提升能源領域的全息感知能力、泛在連接能力、開放共享能力、融合創新能力這四個能力,在新能源發電效率、新能源整體消納、新能源業務創新等方面創造了巨大價值。
同時,范華云認為,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作為保障電網安全穩定的基礎設施之一,已成為新能源大數據的核心業務。在電力生產、調度規劃、集團管理及電力交易等方面都需要功率預測,它逐步成為新能源電站必不可少的生產工具、電網消納新能源的主要依據以及發電集團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
從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的發展趨勢來看,功率預測業務應用范圍和業務延伸非常廣泛。范華云指出,目前的功率預測已不僅僅是對一個場站的預測,它不斷在橫向和縱深領域拓展延伸。橫向上,集團企業為了提高管理效率、電網為了做更精準的調度計劃,從單場站的預測延伸至集中預測、區域預測;縱向上,功率預測的應用延伸至發電量預測、新能源消納態勢感知與分析、電力交易、隔墻售電、虛擬電廠等領域。
在以“智慧能源當前面臨的主要發展問題及可能解決路徑”為主題的對話中,范華云表示,雖然能源生產、傳輸、交換、分配、使用等的信息化利用水平有待深度挖掘,電力市場化處于發展的初期,但這些因素并不能成為智慧能源發展的阻礙,智慧能源將大有可為,大數據技術在智慧能源領域的應用也將更為普及和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