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3 來源:國能日新
隨著新能源逐步成為我國發電量增量主體,為保障大規模新能源消納需求,新型儲能規模化布局持續深化。目前,可以看到我國儲能發展呈現出兩大趨勢:
趨勢一:百兆瓦級的大容量儲能電站成為常態
據CNESA統計,2022年國內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6.9GW/15.3GWh,與2021年同期增長率均超過180%。同年,單個項目規模也有大幅提升,有20余個百兆瓦級項目實現了并網運行,規劃在建中的百兆瓦級項目數更是達到400余個,其中包括7個吉瓦級項目,規模最大的為青海格爾木東出口共享儲能項目,儲能規模2.7GW/5.4GWh。
趨勢二:儲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提升收益 盈利模式更加多元
“8+6”兩批現貨試點中,山東、山西、甘肅已經制定了儲能參與現貨市場的規則細則,收益模式分別為“現貨價差套利+容量租賃+容量電價補償”、“現貨價差套利+一次調頻”、“現貨價差套利+調峰容量市場”。山東成為全國首個實際開展獨立儲能參與現貨市場實踐的省份。青海最新規則通過支持共享儲能同時參與調峰、調頻輔助服務來提高儲能利用率。隨著第二批現貨試點省份的開展,會有更多省份支持儲能參與現貨市場。
國能日新 大容量儲能解決方案
對于大容量儲能的大量數據處理需求,國能日新儲能智慧EMS+系統的SCADA平臺所使用的高性能分布式實時數據存儲支持可伸縮、大容量的實時數據存取,實現百萬點海量數據接入,且可通過系統架構彈性擴展來持續提升數據接入的量級。除此之外,歷史數據使用時序庫進行存儲,國能日新針對時序數據寫多讀少、結構穩定的特點,匹配合適的服務器內核,并通過高效的數據壓縮算法,實現高速高效海量數據的存儲,為客戶節省存儲成本。
典型案例:山東某電網側獨立儲能EMS項目100MW/200MWh
應用場景:國能日新儲能智慧EMS通過采集電池組、PCS的實時數據,實現儲能系統的實時監測和控制,滿足電網調峰調頻需求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需要,可大幅提升山東省電網利用效率,同時平滑光伏與風電的間歇性、波動性出力,促進新能源消納。
對于大容量儲能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需求,國能日新現貨交易價格預測模型與場站私有數據解耦,基于全省風光資源情況和季節性氣候氣象等影響新能源發電及負荷用電特性的因素,并結合煤價波動、工作日與節假日等多方面因素,對全省市場供需及價格進行大樣本量的綜合智能分析,并以此作為決策依據,給出次日限電預測、供需預測、全省節點電價預測,為儲能參與現貨交易申報提供指導。
典型案例:山東某電源側儲能智慧EMS+項目30MW/60MWh
應用場景:該項目為光伏配儲,當前該儲能場站日常有1/3時間接受調度響應出力。隨著山東儲能參與現貨市場政策開啟,該項目落地國能日新儲能智慧EMS+系統,通過電力交易模型完成日前電價、實時電價的預測,并基于峰谷價差結合度電成本和儲能狀態,完成日前及實時的充放電策略申報,有效解決目前配置儲能后儲能利用率低、收益低、人工交易策略自動化效率低的問題,最終達到降本增效,提高儲能收益的目標,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
儲能發展中 技術難點分析
從儲能的兩個發展大趨勢中不難看出,儲能正在穩步向規模化、市場化方向推進,隨之而來是更高的數據接入與處理需求,以及更復雜的應用場景與盈利規則。目前,大型儲能項目主要集中在電網側和發電側,此類項目技術難點在于儲能裝機容量較大,對SCADA的采集、數據處理能力要求較高。而在儲能參與市場方面,現貨價差套利需對場站第二天的發電量、市場電價、儲能電量保有情況進行準確預測,涉及電力交易系統、功率預測系統、儲能EMS系統協調控制,需要打通多系統壁壘,提供高精度的融合服務。其中技術難點在于結合高精度功率預測、電價預測算法、及多維度因子綜合輸出提升收益的申報策略。
國能日新大容量儲能解決方案特別針對以上兩個難點進行設計開發,支持百萬點數據接入與儲存,數據處理能力強,并結合多元因素綜合提供保障電力現貨交易收益的儲能充放電策略,真正實現百兆瓦級大容量儲能的安全、精準、智能控制,提升儲能利用率與經濟性,助力新能源消納,推動大容量儲能規模化、市場化綠色友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