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1 來源:國能日新
作為電力系統各環節的重要調控手段之一,儲能在“源隨荷動”向“源荷互動”模式轉變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新型儲能也在飛速發展下實現了各場景下的規模化應用。針對電力系統各環節對儲能的需求,北極星電力網、北極星儲能網于2023年9月11日召開“2023儲能市場化創新應用論壇”,深入解讀儲能在電力系統主要應用市場盈利模式,探討多元儲能技術、多行業全場景應用,助力新型電力系統中源網荷儲協調發展。
目前,整個儲能產業都在成熟化落地,部分技術甚至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標準體系跟商業模式也逐步完善。如何通過切實應用來最大程度地發揮儲能能效價值、實現市場化盈利是當下備受關注的議題。基于此,國能日新在會上就《虛擬電廠在工商業儲能運營階段的商業模式探析》主題進行報告分享。
虛擬電廠是以物聯網為基礎,將電網中的儲能裝置、可控負荷、和分布式電源聚合成一個虛擬的可控集合體,去參與電網運行和調度,協調智能電網與分布式電源間的矛盾,充分挖掘分布式能源為電網和用戶所帶來的價值和效益。近年來,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虛擬電廠的價值亦逐漸受到認可和重視。據某券商機構測算,預計到2025年、2030年的虛擬電廠運營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約900億元和1300億元。國能日新指出,將工商業儲能與虛擬電廠相結合,能夠促進工商業儲能有效利用,進一步提升工商業儲能經濟性運營能力。
工商業儲能主要有6大盈利渠道,即峰谷套利、需量管理、能量時移、市場化交易、需求側響應、和電力輔助服務。其中,前兩大盈利方式主要是基于分時電價和需量電價兩種電價機制的電費套利,能量時移則是結合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儲能應用模式,而后三大盈利方式,均可通過將工商業儲能作為優質資源接入虛擬電廠平臺的運營來實現,從而擴大工商業儲能運營中的盈利空間。
國能日新工商業儲能投資運營整體解決方案
今年,工商業儲能項目備案和落地規模以破竹之勢增長。國能日新為大工業、產業園區等大體量電力用戶提供從項目開發、建設到落地、運營的全鏈條、全周期儲能投資運營解決方案。方案主要分為3個層面:投資運營、能量管理、和增值服務。
自2019年步入虛擬電廠領域以來,國能日新開拓了西北、華北、華中區域多個省份的調峰輔助服務和需求側響應市場,為用戶提供虛擬電廠平臺、資源接入、虛擬電廠運營等服務。通過虛擬電廠,儲能不僅能夠通過調峰輔助服務和需求側響應等,助力電網穩定,另一方面,虛擬電廠也為儲能用戶帶來額外收益,實現互利互惠的雙贏局面。